第(3/3)页 他回过身,目光扫视过在场所有将士的面庞。 看着一众将士们坚毅的眼神,和肃穆的神情,高顺满意地点了点头。 “出击!” 高顺高举长戟一马当先,首先奔上驿道,向着南方奔去。 汪直本就处在高顺的身侧,此刻也立刻扬鞭驱马,跟上了高顺的步伐。 随后,十万大军也跟着奔涌起来,踏上驿道,声势浩大地向江南狂奔而去。 这十万大军,可都是清一水的骑兵。 再加上朱祐樘提前做了准备,让漕运兵提前将北方的粮草,沿着京杭大运河,沿路南下。 所以这次出征,高顺是完全不需要考虑补给的问题。 既没有后勤辎重的拖累,也没有步兵的限制,这十万黑骑奔赴江南,那是浩浩汤汤,毫无顾忌。 十万黑骑,就像是一片黑潮,沿着京杭大运河旁边的驿道,向着江南汹涌而去。 正是,一朝金陵兵戈乱,十万黑骑下江南! …… 九边重镇。 宣府。 因为宣府离京城最近,所以东厂前来传旨的番子,也是最快达到宣府的。 “陛下有旨,速开城门,宣府总兵官,立刻出来听旨!” 在马上奔袭的东厂番子,还没靠近城墙呢,就高举着手中的中旨,大声向城墙上的守军大喊。 城墙上的守军,听闻是陛下有旨,又看出这人是东厂番子的打扮,不敢大意,连忙打开了城门。 同时,又飞快派出一人,去往宣府总兵官王春的帐中,汇报情况。 “报!” “总兵大人,陛下的圣旨到了,快出去接旨吧!” 原本正在处理军务的王春一听,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。 他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飞快地站起身,一边快速地冲出营帐,一边整理着自己身上的衣装。 当他来到宣府的校场上时,东厂负责传旨的番子,已经来到了校场上。 东厂番子翻身下马,拿出朱祐樘的中旨:“宣府总兵官王春,听旨!” 王春连忙对着朱祐樘的中旨跪下,静听圣旨。 “九边重镇,九大将军,立刻派兵南下,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高顺汇合,一切行动,听从高顺指挥!” 东厂番子宣读完圣旨之后,王春连忙恭敬接旨:“微臣王春,谨遵圣旨!” 王春接过朱祐樘的中旨之后,立刻对着身边的小校下令:“吹角,召集将士,即刻发兵江南!” “是,总兵大人!” 小校领命而去,不多时,宣府的校场上,响起一阵洪亮低沉的号角声。 这阵号角声传遍宣府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个听到号角声的将士,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情,用最快的速度,赶到宣府校场集合。 很快,宣府校场上,便被宣府的将士们,站的满满当当的了。 “之前被我挑选的一万骑兵,出列!” 王春站在军阵之前,大声下令。 下一刻,一万名军纪严明,军备整齐的骑兵,走出了队列。 在数天之前,他们已经有了即将去往江南作战的准备,此刻各个都已做好准备,整装待发。 “王时!” “到!” 王春看向站在军阵最前面的一位将领,那正是他的亲弟弟王时。 为了万无一失地完成朱祐樘的任务,王春竟然将自己的亲弟弟王时,也编入了下江南的队伍。 “下江南的队伍,现在由你率领!” “此战,只能胜,不能败!” “是,总兵大人!” 王时领命,随后拔出自己腰间的长刀,当即下令:“全军出击!” “杀!杀!杀!” 王时身后,喊杀声喧沸震天。 王时带着一万宣府边军,纵马狂奔,从宣府城门而出,直奔南方。 全力追赶前方,高顺率领的十万大军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