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快看!瓦剌人他们来了!” 京城外的军阵之中,有人指向远处地平线。 在阳光的照射下,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黑点。 随后,便是一条黑线。 最后,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! 十五万披坚执锐,皆披明盔明甲的明军,缓步走向京城。 在十五万大军之后,还有一万多名厂卫,三十多万名后勤部队。 将近五十万人,遮天蔽日般地向着京城靠近。 而京城方面,一万架拒马拦在京城九个城门前。 二十五万大军,全部出城迎敌,立于拒马之后。 于谦曹礼等人,站在城墙上,观察战况。 京城的百姓,害怕地躲在家里,紧锁大门,祈祷平安。 京城的官员和朱祐杬,聚集在奉天门广场上,焦急地等待着战报。 因为于慎不仅不允许一兵一卒登上城墙,就连京城的官员,也都不允许登上城墙。 所以他们只能在皇宫里,等待城外的战斗,尘埃落地。 朱祐杬惶恐不安地坐在龙椅上,感觉是如坐针毡,如芒在背,如鲠在喉。 他身前的官员们,更是焦躁不安,不停地在原地踱步。 城墙上,于慎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大军,紧张地心脏直跳,双手紧握成拳。 近了,更近了! 近到于慎已经能感受到,十五万大军那冲天的煞气了! 就在这个时候,有眼尖的城外将士,看到了十五万大军中间,那明晃晃的大明天子仪仗! “天啊!那……那……那不是大明皇帝的天子仪仗吗?!” “太上皇陛下,不是已经被瓦剌人俘虏了吗?” “怎么还会在大军中间,打出大明皇帝的天子仪仗?!” “不只是天子仪仗,旁边的那些军队身上,穿的也是我们大明的盔甲啊!” “这…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!” “……” 看到这一幕,京城之外的士兵们,感到无比的困惑。 不是说朱祐樘已经被瓦剌人给俘虏了吗? 可是看这架势,哪有半分像是被俘虏的样子? 还有瓦剌大军呢? 这里根本就没有瓦剌人的影子啊! 那十五万大军,穿的可都是明朝的盔甲服饰啊! 城墙下,那些被于慎从各地调来的军队们,开始窃窃私语。 好不容易被于慎凝固的军心,开始浮动。 站在城墙上的于慎,也听到了军士们的话语,心中顿时感到无比的慌张与恐惧。 于慎当即对着城下的众人,高声吼叫。 “住嘴!都给我住嘴!” “谁要是再造谣生事,蛊惑人心,传播小道消息,即刻凌迟处死!满门抄斩!” “太上皇被俘虏的消息,千真万确!” “这就是瓦剌人的障眼法,故意保留了天子仪仗,从而让我们自相猜忌,扰动军心的!” 于慎之前在法令里,特别强调了一条。 军中造谣生事,蛊惑人心,阻挠军令者,凌迟处死,籍没其家。 这条法令的存在,就是为了应对现在的这种情况。 他害怕底下的士兵们会思考,会发现真实的情况。 所以他不允许士兵们互相交流,他要底下的士兵们,只能有他灌输的一种思想。 在于慎的高压统治下,在队伍中的两名掌令官的威胁下,军队的骚动很快就被平息了下去。 但怀疑的种子,却已经在将士们的心中种下。 高压统治只能压制住将士们的表现,压制不住他们的心。 远处的大部队,缓缓停了下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