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工部右侍郎王永贺,南直隶人。 通政司左通政龚泉铵,浙州人。 太常寺少卿黄阳铮,浙州人…… 他们是想来劝朱祐樘,不要御驾亲征的。 可没想到朱祐樘不仅坚持亲征,还要拉着半个朝廷的文官们,一起亲征。 天塌了! 哪有打仗不带武将士兵,是带着半个朝廷的文官出门的啊?! 这是去打仗吗?! 这种出征安排,古之未有啊! 除了当年英宗皇帝亲征,带了半个朝廷的文官之外,还有谁能这么安排出征部队的?! 打仗能是文官干的事吗?! 整个朝廷上的文官,心中一片绝望,唯有武将们心中暗自得意。 等这些文官们离开了京城,那之后的朝堂上,他们武将的地位,不是要往上涨一涨了? 但很显然,朱祐樘也没打算放过这些武将。 “平宁侯张复,泰宁侯陈羸,平乡伯陈淮,襄城伯李诊,遂安伯陈陨,修武伯沈容,驸马都尉何源……” “明日也随朕,御驾亲征!” “是陛下,末将领旨!” 这些功勋武将,个个都是有着爵位的。 不少人还是皇亲国戚,都在五军都督府里任职。 但这些人和昌平周氏兄弟,静海王氏兄弟不同,并不是单纯地以太后,皇后弟弟的身份,荫得的爵位。 而是真正上过战场,立过军功的功勋武将。 但这些功勋武将里,也有不少人参与到了杨通的边镇走私案里。 这些武将也和那些文官们一样,心中害怕得要死,感到无比的恐惧。 朱祐樘一口气抽调了三十五位武将,人数已经不少了。 但跟文官的数量比起来,还是不值一提。对于上战场,他们倒是不怕,表现得比那些文官们,要镇定的多。 那些文官们,除了徐溥和刘大夏这些极少数的大员之外,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瓦剌寇边是个假消息。 他们心里当真以为,真是瓦剌来寇边了,他们当真要上前线去打仗了。 想到要上战场,有些文官还比较镇定,有些文官就已经怕得全身发抖了。 战场上是会死人的,这一去,别真就一去不回了吧? 朱祐樘心中已经怀疑,边镇发生了兵变。 所以朱祐樘把可能参与兵变的人,全都带在了身边。 确定了随行人员,朱祐樘便开始安排起真正要出征的军队了。 虽然瓦剌寇边是假消息,但边将们欺上瞒下,走私军火,拖欠粮饷,吃空饷,却是实打实的。 这些事情被朱祐樘查到的话,这些边将的脑袋肯定是留不住了。 所以为了防止边将狗急跳墙,朱祐樘必须带着一支军队,保护自己和文官们的安全。 “武定侯,高顺!” “末将在此!” 高顺从武将的队列中走出,来到朱祐樘的面前行礼。 “朕命你明日统率五万陷阵营,随朕出征。” “是陛下,末将领旨!” 高顺当即低头领旨,绝无二话。 面前京城的西山军营,已经只剩下五万陷阵营将士了。 朱祐樘一口气将五万陷阵营,全部带走。 这仗势,那就是连京城都准备不要了,也一定要收回对大明边镇的控制权。 但五万陷阵营,朱祐樘依然觉得有些不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