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孛罗罕兴奋地带着自己的族人走了,徐昌也在组织明军,班师回朝。 只是令两人都没想到的是,徐昌这句话,一语成谶。 他们两人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,真的再次碰上面了。 徐昌和孛罗罕在草原上分别,而在千里之外的安陆,汪直却迎来了一次久别重逢。 鄂州。 德安府。 安陆县。 汪直的马停在一处山岩下,岩下有一小屋,屋里传来读书声。 听着故人那熟悉的声音,汪直古井无波的脸上,也多了几分动容。 汪直快走了几步,突然有个小孩从屋里走了出来,看见汪直等人,顿时如临大敌。 “你们是谁?!来这里做什么?!” 小孩不过六七岁,见汪直等西厂众人,却不惊慌,反而拦在了他们面前,大声喝问。 汪直心中赞叹此儿勇气可嘉,正要张口应答时,房屋里的读书声却突然消失,随后便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。 “昕儿,外面是谁来了?” 说着,王越从房间里走了出来。 看到汪直之后,王越脸上一片愕然,随后爽朗大笑:“哈哈哈,原来是汪直贤弟,真是好久不见啊!” 汪直心中也是颇有感慨:“从成化十九年开始算起,已经快七年了。” “七年,真是弹指一挥间啊!” 王越心中也颇有感慨。 汪直又看向那个小孩,问道:“这位是……” “哦,那是我的小儿子,叫王昕。”“我的长子王春和次子王时,你都已经见过了,这个你还没见过。” 王越拉过王昕的手:“昕儿,快叫汪叔叔。” “汪叔叔。”王昕大大方方地叫道,神情没有丝毫扭捏。 汪直微笑:“难怪有故人之姿,原来是故人之子。” “哈哈哈!”王越开心地大笑:“汪贤弟,快入屋坐!” “我还珍藏了些好酒,今日我们不醉不归!” “对了,我这今天还写了不少诗词,等会吃饭时,邀你一同品鉴品鉴!” 王越能在景泰二年,以北人的身份高中进士,文学水平自然不俗。 王越其诗直追盛唐,文章远溯秦汉,他的诗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在明时颇受推崇。 对明代前、后七子,特别是公安、竟陵文学均有较大影响。 一个成语概况王越,那便是文武双全。 汪直微笑着摇了摇头:“王兄,你是知道的,我只会杀人,对诗文一窍不通。” “这酒当喝,但不是在这里喝。” 汪直说完,脸色一正,拿出了朱祐樘的中旨。 “王越听旨!” 王越浑身剧烈一颤,满脸的不可思议。 随后连忙拉着身边的王昕,一同跪下听旨。 “召王越即刻回京,入宫觐见!” 中旨很短,只是让王越入宫觐见,未提到任何事项。 但已经不难猜出,这是大明皇帝要重新启用王越了。 而王越等这一天,足足等了七年! 王越激动得热泪盈眶,声音颤抖得接旨:“微臣王越,谨遵圣旨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