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看来不仅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这么想,满朝文武竟然都是这么一个想法。 “行了。” 朱祐樘不想再听下去了,干脆直接下令。 “西北之事,朕不打算再封忠顺王了。” “以后哈密卫,高昌城,都直接纳入陕州,由陕州布政使直接管辖。” “在哈密和吐鲁番各地,设知府,知县,各地官员都由大明朝廷直接任命。” “同时,哈密卫的卫所兵,直接由陕州行都司统辖。” “由汉人流官,直接管理当地土人。” 朱祐樘的这番话,让满朝文武,惊骇得合不拢嘴。 短暂的失神之后,数十名官员纷纷出列,跪倒在朱祐樘的面前,声嘶力竭地劝阻朱祐樘。 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 “陛下,自元朝开始,边疆地区便一直采用土人制土的政策,随意废用,只怕会激起边疆民变啊!” “是啊陛下!数百年来,边疆土人都是由当地的民族首领来统治的,贸然换成汉官直接统领,恐怕将会有土人造反啊!” “陛下,土人若是造反,后患无穷啊!” “陛下,请您三思啊!” “……” 文官们说的也没错,土人制土的政策,既维护了边疆的稳定,又巩固了王朝的统一。 若是强制要求汉官直接管理土人的话,当地的土人或许真的会反。 但这个制度,高度依赖当地土官对大明的忠诚度。 当地土官若是没有反意,那自是一片河清海晏,岁月静好。 但只要当地土官一有反意,那立刻就能自立为王,还要中央费时费力,费兵费粮地去平叛。 朱祐樘绝不会将大明朝廷对地方的治理,寄托在这些土官的忠诚上面。 而且之前大明朝廷采用这种政策,是因为当时明朝军事实力,不足以横扫天下,从而不得不做的妥协。 但对现在的朱祐樘而言,这项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。 在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,朱祐樘不需要任何妥协。 朱祐樘起身,走向阶前,负手而立。 “一人造反,那朕就杀一人!” “百人造反,那朕就诛百人!” “万人造反,那朕就屠万人!” “百万人造反,那朕就重打一个大明!” 朱祐樘声如雷震,字字都透露着睥睨天下的气概! 话语间,尽是横扫八荒六合,舍我其谁的豪气! 重打一个大明?! 朱祐樘的话,每一个字都如洪钟大吕一般,在满朝文武百官的耳边炸响。 这一刻,文武百官心惊肉跳,惊骇异常! 在惊惧之后,满朝文武,纷纷跪地行礼,山呼万岁。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