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众位大臣心里俱是一寒,连忙低下头去,不敢面对三人仿佛要吃人的眼神。 京城百官真是怕极了这三人,特别是西厂厂督汪直。 此人在京城掀起的风浪最大,一百七十六名官员,说抄家就抄了,根本不留一点余地。 声势之浩大,把老前辈东厂都死死地压在身下。 和西厂相比,众人觉得东厂都眉清目秀了起来。 只是百官不知道的是,其实东厂已经在酝酿一场波及京城上万人的大案了! 朱祐樘看着百官,举重若轻:“众卿可有要事相奏?” 百官面面相觑,竟无一人敢出列启奏。 朱祐樘等了一会,见无人出列,不由得发出一声冷笑。 “哦?看来朕的天下十分太平,连一件需要朕处理的事情都没有。” 礼部尚书兼阁老刘健,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了队伍。 “启禀陛下,臣有事相奏。” “说。” “天下选秀初选已经结束,根据礼部报上来的数据,本次采选共有5236名秀女入选。” “经过三轮筛选后,还剩368名秀女符合标准,正从两京十三省返回京城。” 明朝采选秀女要求十分严格,首先在地方上,就要进行多轮筛选。 对于每一位秀女,都需先观其行,赏其貌,听其音,再探其乳,嗅其腋,扪其肌理。 待一切合格之后,才能送入后宫,由储秀宫的女官们再调教一月后,再进行下一轮筛选。 一般能送入储秀宫的,也就在三百人上下。 采选本就归礼部掌管,刘健启奏这件事,合规合矩。 朱祐樘点了点头:“朕知道了,还有其他事吗?” “没……没有了。” 刘健低着头,快速站回到队伍里去了。 “其他人还有吗?” 朱祐樘又看向阶下的其他官员。 “回禀陛下,臣有事相奏。” “准奏。” 接下来,又是一些官员启奏,都是些不大不小的杂事。 百官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,决口不提那被抄家的一百七十六名致仕官员。 朱祐樘不愿意再陪这些老狐狸兜圈子了,直接切入今天的主题。 “众卿家,难道一点都不好奇,这些天被朕抄家的一百七十余位致仕官员吗?” 文武百官,噤如寒蝉,无人敢回话,也无人敢为其求情。 上一次,为周家求情之人的教训,还历历在目。 谁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地,搭上自己的性命。 第(2/3)页